1.自育蟹種:放養蟹種實現本地化,是提高河蟹成活率、增加河蟹商品規格和產量的首要基礎。養殖大規格優質河蟹必須有大規格優質蟹種,優質蟹種必須有優質的蟹苗提供可靠保證。
2.外購蟹種:要求規格整齊,為100~200只/千克為好,體質健壯、爬行敏捷、附肢齊全、指節無損傷,無寄生蟲附著。嚴禁投放性早熟扣蟹。
3.蟹種放養:嚴格把好放養關。配套培育的幼蟹如采取三級放養,可于春季前后放入大池;采取二級放養,可在蟹苗放養20余天、蛻殼2次后從蟹苗培育池移入成蟹池。具體做好:“一區”、“三改”、“三適”?!耙粎^”即設置蟹種暫養區,用網圍一塊養殖區,為大塘面積的1/10~1/5,將優質蟹種放入其中強化培育,待大塘的水草長至占整個塘面50%以上、螺螄已繁殖一定數量再放入大塘飼養;“三改”,即改冬放為春放,改小規格為大規格,改外蟹種為自育蟹種;“三適”,即適當的放養規格、適當的放養時間和適當的放養密度。放養規格一般掌握在80~120只/千克,放養時間宜早不宜遲,放養蟹種要求80%以上為自育蟹種。生產實踐證明,自育蟹種的成活率、抗病力及長成規格明顯示優于外購蟹種。蟹種放前先用6毫克/升的高錳酸鉀藥液浸泡10~15分鐘,再放入大暫養區。
4.放養密度:對于水源充足、飼料豐富和飼養管理較好的池塘,放養密度一般為每畝500~600只。在蟹種放養前,將蟹種放入濃度為3%~4%的食鹽水溶液浸泡3~5分鐘后放養。
5.放養時間及方法:一般掌握在2月底至3月進行,3月底結束放養為宜。宜選擇天氣晴暖、水溫較高時進行,以保證放養的成活率。采用一次放足、三級放養的方法。所謂一次放足,就是放養的全部蟹種應一次性備齊放入。三級放養則是指對面積大的養蟹池塘,可在塘內先用網布進行小面積圍欄,將備齊的蟹種先放入圍欄區,進行強化培養,蛻殼數次后再分級放開。